實驗心理學曾作過動物實驗,關在籠子裏的老鼠有一兩次碰到特製的把手後,便落下食物;此後,雖然不再放置食物,但老鼠只要肚子餓了,便去拉把手,即便是失敗了千次,仍然會不斷嚐試。這是從單方面來看,若從全方面來看,事實又會變怎樣呢?若以投資的眼光來看,又會變成怎樣呢?

失敗的覺醒   

就我所知,在投資的領域上,一般人的經驗是可怕的、因為它最會動搖人心!如果您的投資次數是勝少敗多,則愈多經驗的投資人,愈會「嚇自己」:因為太多失敗了!

雖然人是萬物之靈,從經驗法則所學得來的智慧,也比一般動物不知高明多少倍;不過,因為時代的變遷,個人的差異,觀察的角度,研究的個數與分析的能力不同,有時候同一個事件,所得到的經驗與心得可能大異其趣,甚至迥然不同;此時,要相信自己的經驗法則或者是別人的?從股票市場即可知道,除非漲停或跌停,否則任何一個價格,只要成交,就代表有人買及有人賣,那這些人的想法為什麼剛好相反呢?

網路上查詢,有人列出個人經驗的四大錯誤:
1過度通則化(overgeneralization);2選擇性觀察(selective observation);3過早妄下斷語(premature);4月暈效應(Halo effect)。細節可從字面上看出,但(套句當兵的話)單兵該如何處置?

其中一種方法就是:歸納法:累積自己的經驗,如利用時間&記錄,證明自己是「對的」… 

花了時間、花了大錢,但又學不到成功經驗的只有一項:套牢及攤平!  

若無法避免經驗帶來的謬誤,至少要具備相當的應對方式,免得錯誤發生、兩手一攤~

非常棒的文章分享,給創業家的最好禮物:摘錄自 http://mrjamie.cc/2012/10/04/low-burn/ 

低燃燒 — 你最好的朋友 

在我看來,創業分為兩個步驟 — 第一個步驟:從 0 到 1,第二個步驟:從 1 到 100。 

這個觀念可以被用在創業的好多個面向上面,例如:一、找到一個小小的成功,二、放大你的成功;一、找到 Product-Market Fit,二、用力推廣你的產品;一、找到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,二、規模化你的商業模式;一、先在在利基市場成功,二、逐步切入主市場;一、自己跑業務累積有效的銷售方針,二、找一群業務來大量執行這個方針。 

重點是這是兩個步驟,所以在第一個步驟的時候,你只專心的把 0 變成 1。所有關於 1 到 100 的事情,你必須先放著不管。因為最終如果 0 不能變成 1,那你花再多力氣去準備把 1 放大成 100 的種種,其實一點幫助也沒有。 

千萬別小看把 0 變成 1 這件事情,它其實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。過程中你不僅僅需要努力、用功、聰明、智慧、堅持、決心和執行力,往往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運氣。因此它發生的時間點基本上是無法預測的 — 你可以再努力、再用功,但如果沒有那個命,也是白搭。所以為什麼人家說創業比氣長,我說算清楚你還剩幾發 Pivots,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。如果超級努力能夠讓你達到 .200 的打擊率,那你大概還是需要上場個 3-7 次才能打出一支安打。 

實務上初創業者的打擊率還要更低,所以你必須想辦法「買」更多的打擊的次數。或許準備多一點存糧是個方法,但願意支持你的天使往往就那麼多。因此更重要的就是「省」,省到極限,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。這也是身為「0」的優勢,除了爛命一條,你沒什麼牽掛。大公司有它的矜持,無論是新事業還是老部門,賺錢還是賠錢,薪水必須維持一定的等級。但小公司沒有那個問題,只要創辦人還活得下去,根本不需要發薪水。能夠不花的錢就不要花,必須花的錢也想辦法不花,無論如何,省到極限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「1」會在什麼時候到來,所以在那之前,你必須要讓公司的 HP 越長越好。 

我已經很省了,Jamie! 

每個聽到這道理的創業者,都是這樣回答我的。沒問題,你只要跑一個很簡單的檢查,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省 — 打開你的記帳本,看看自己有沒有在 0 還沒變成 1 之前,就把錢花在任何 1 變成 100 的工具上面。常見的情況:明明只有 4 個人,卻租了一個 20 坪的辦公室 (我在預留成長空間)。或者遊戲還沒寫出來,就請了一位客服 (我想說她可以先當助理)。明明網站沒有流量,卻開了一個 Medium 的 AWS Instance (萬一流量爆衝怎麼辦?)。 

往往你只要仔細一看,每個 0 的團隊,都還是花了很多的錢在 1-100 的事情上面。狠下心來,把那些通通砍掉吧。因為找到你的 1,需要的時間往往是想像中的 3 倍。以網路業來說,大概需要 3-5 年的時間,還記得嗎?這件事情需要 10,000 個小時才能學會。所以在那之前,你該做的就是把學費壓到越低越好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mealer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