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做選擇權的投資人會有一個困擾:這麼多履約價要選那一個?差別在那裡呢?以下為08/20收盤後之各履約價權利金的「值」。(其中D_Impv為選擇權隱含波動率,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,說實話:懂、不懂,跟賺錢有關,但也沒太大的關係。)

選擇權履約價 

可能有人聽過,選擇權的履約價有:深入價內、價平、價外吧,很玄,似懂非懂,這是我的經驗!事實上,我們是在交易權利金的變化,所以,我最關心的是:那一個履約價最划算?

問題一:這些「值=權利金」的大小為什麼會是這樣呢?

讓我們先來還原2010/08/20收盤當天的行情:大盤加權指數收7927.31,下跌1.63,而加權指數期貨收7886,下跌32點。

而選擇權的買權、也稱call,縮寫為C,是跟著指數的「漲」來決定大小。(或暱稱可樂,因為可樂是向上冒泡的…)

而選擇權的賣權、也稱put,縮寫為P,是跟著指數的「跌」來決定大小。(或暱稱葡萄,因為葡萄是礨礨向下的…)

因為期貨是帶有預期心理的價格,而選擇權的價格預期更大,所以漲跌速度更敏感,而輸贏的速度更快了!

所以各位知道了吧!以加權指數僅小跌1點,而call跌的兇、put漲的兇來看可知,選擇權跟著指數跑,這裡所謂的指數不是指「大盤現貨」,而應該是指「期貨」了(當天下跌32點)。

另一個預期心理是反應在履約價的遠近價格高低,可以看出市場未來的可能趨勢。

例如:比較8200CALL跟7500PUT,以期貨收盤7886點來說,距離8200還有314點,距離7500還有386點,顯然指數「應該」比較容易到8200,近嘛!

但實務上,7500P的權利金37點,比8200C的權利金32點還要貴,也就是市場投資人會認為7500比較容易到達,所以願意出比較高的價格來購買。

所以:後勢看跌…(不是我說的,是交易選擇權的人說的。)請看以下趨勢圖!

加權指數期貨趨勢圖 

就如同市場常聽到分析師說的,市場的趨勢會先反應在價格中。

所以、如果您已經買進選擇權的CALL或PUT,只要發現期貨「好像」漲不上去或跌不下來,最好趕快出場,因為市場投資人對權利金的反應非常敏感!這一點可參考拙著之選擇權時間價值

問題二:那我要選那一個履約價呢?遠的好還是近的好、貴的好還是便宜的好?

選擇權有買方及賣方,買方想賺的是倍數利潤、賣方想的是穩穩的賺,如果是上述問題,我想大多數買方會選擇:便宜的好吧!(這也是統計出來的,87.4%的人習慣買低於50點的履約價,其中又有65.1%的人習慣買低於30點的履約價。)

但結局真是比較好嗎?答案是:不一定!

哇,那就白說了…不過有幾點到是可以跟各位分享:

1、內外盤價差愈小愈好:因為買外盤、賣內盤,所以若內外盤價差在2點以上(甚至7700call差6點、8300put差9點。)就不太划算了。

2、成交量愈大愈好:這代表容易進場、也容易出場。

3、看您是要短線當沖,還是有要過夜的打算:當沖者建議取接近價平或價平外一檔的履約價(本例價平為7900),因為價平除了符合上二點所述,還符合『活潑』的特性,所以若做CALL的,可選擇8000C,若做PUT的,可選擇7800P。

4、如果您偏好「睹一把」的買方:像我一樣,我自己是習慣選擇權利金在30點~40點左右的,如8200C或7500P,一方面是考慮本身的進場手續費成本,買太便宜的不划算,二方面是考慮資金成本,2000元左右就可玩,三方面是覺得300~400點差不多是台指的一個小波段區間,如果猜對,命中率較高!

5、如果是當賣方,根據人性來看,可能會習慣選擇價外二檔或三檔,免得被掃到,以本例來看就是8100call或7700put之外的履約價,但若根據選擇權的停損策略來看,個人認為價外一檔會較好,因為在停損時要考慮時間價值的高低!(這有點複雜,再談囉。)

說到這裡,不知各位想法為何?留個言討論一下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aler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